四川泸州市麻城镇烤烟,叙永和乐烤烟, 烤烟丝多少钱一斤?烤烟丝哪里有卖的?
烤烟,一年生草本,茄科。植株被腺毛,高1米左右。叶柄不明显或成翅状柄。用手摸起来,叶发黏。圆锥花序顶生。花萼筒状,花冠漏斗状,形似军号,末端粉红色。蒴果,种子黄褐色。烟叶为烟草工业的原料。
叙永县已落实种烟乡镇12个,种烟村212个,种烟社1102个,种烟户12580户,农民自愿申报签订的合同面积为90324亩,占县下任务的106%。在规划面积中,100亩以上连片162片,500亩以上连片6片,1000亩以上连片4片,100亩以上的社305个,10亩以上的大户达4235户。
叙永县以云85、云87优良品种为主,实施高厢茶盘25780厢,半浸润托盘育苗24705盘,飘浮育苗113116盘。装袋假植全面结束,烤烟专用肥5600吨全部供应到户,落实地膜烟48572亩。有烤房12456间,其中应改造946间,已改造682间,计划新建1180间,已启动516间。
烤烟赞
杆子挺拔叶儿绿,身批绒衣虫不沾。
适应力强范围广,高山平地均可为。
辛勤劳作产量高,浴火重生批金衣。
政策保障价格稳,脱贫致富数第一。
烤烟记事
文/徐万琪
民间有句老话说,“世间三样苦——打铁撑船磨豆腐”,依我看,这三样都赶不上种烤烟累。敢这样说,自然是有原因的。
栽种烤烟,以其工序极多、体力消耗大、投资回报低(指烟农,卷烟厂和烟草公司除外)等特点,可比世间三样苦还苦。
烟草传入我国,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,由菲律宾的吕宋岛传入厦门,所以当时叫它为“吕宋烟”。万历以后,吸烟之风已经很盛行。到清末,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,上海等地已有生产卷烟的工厂。我们在阅读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中,经常看到有童工在卷烟厂上班的记载。烟草相较于鸦片,其毒害性要小得多,依赖性也没有鸦片那么大,所以,从一开始到今天,任何政府都没有禁绝,相反,它还是税收大户,为国民经济做了巨大的贡献。一包烟的价格中,有七成左右是税。
在我的老家水潦,烤烟曾经是绝对的经济来源,尤其是打工潮未形成之前,山区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种烤烟,不种烤烟的人,除了居民户口没土地的外,几乎难找闲散的农民。每到夏天,放眼望去,整片山都是烤烟的世界,黄绿黄绿的一大片。除水潦外,乌蒙山片区的乡镇,基本上都大量种植烤烟,叙永的北面乡镇,因水田较多,烤烟种植相对少见。可以说,叙永长期都是川南优质烤烟的大县。
单是一匹烘干的金黄色烟叶,就要经过撒种、育团、移栽、施肥、保温、除草、摘叶、编烟上竿、上笼、烘烤、下笼、整理、分等级、捆扎……等几十道工序,每一道的后面,又不知道隐藏多少细碎繁琐的重复劳动。
有人说,农村人既然说种烤烟辛苦,为何偏要去吃那份苦,改种其它经济作物不行吗?答案是,在水潦那样的地方,尤其是高海拔山区还真的不行,低海拔地区长得很好的苹果、李子、柑橘等水果,一移栽到高山地带,就没法挂果。那些薄瘠的土地经过改良后,有些反而适合栽种烤烟。
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夏天的背烟重活。天刚蒙蒙亮就起来,胡乱吃点东西,先让几个人去地里摘烟叶,然后青壮年就背着背篼和鸡罩上阵(苗族同胞喜欢用一米左右的高篼),弯拐杵从鸡罩孔里穿出,顺势一甩,鸡罩就甩到背篼上,手里握住弯拐杵的另一端。
寂静的地里,只听得细细的咔擦声。烟农踩着露水,迎着第一缕朝阳,将烟叶摘下。此时,烟叶吸足了水分,摘起来很干脆。若是到了午后,被太阳晒得软绵绵的就没那么容易了。有技巧的人,都会刻意让叶柄断裂的时候,顺带把主茎上的皮撕一部分下来,这样等到烘干后,便能增加些许重量。不要小看这零点几克的重量,假设一万张叶子都多零点几克,那么换成的额外收入,也许就是孩子一学期的书本费。
男劳力忙碌着收烟装进鸡罩,这样装满鲜烟叶的一鸡罩烟叶,最多能有一百五六十斤重。背烟的大汉,靠着一根弯拐杵,一路走一路歇,卸下重负时,汗水早已浸透衣服。在很多地方,还能看到妇女跟着男子走,她们背的烟叶,不比男子少多少,所谓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的说法,真不是乱讲的。一个烟季背下来,背篼基本就报废,要么压得又驼又扁,要么背索断了几次。
前年在春秋祠喝茶,恰好遇到一个从坛厂考出来的老师,讲到种烟的辛酸时,他一把撩开自家T恤,指着髋部的痕迹说:“你看,我当年天天背烟叶,留下了永久的压痕。”他的背微微有点躿,自然跟长期超负荷劳动分不开。家里三弟兄,父母为了送他们读大学跳出农门,不仅把自家地都种了烤烟,还另外写(川南方言,租种)了别人家的地种。为了能减轻家里负担,他们弟兄三人一有空闲就帮忙干活,“每年都要背坏几个背篼,坏了就放到门口装上土栽葱葱蒜苗,门口是一排烂背篼。”
山区走出来的大学生,很多确实是一背一背烤烟换来的。
鲜烟叶背回家,烟农又要忙不迭地编在竹竿上。这时候,邻里都尽量错开上笼(把编好的烤烟装进特制的烤房,每循环一次,称为“一笼”),采取互相帮忙的形式,但往往也要到半夜才弄完,甚至第二天鸡叫几遍才结束。农人的劳作是没有固定的时间的,只有抢抓时间。烟叶本身有烟油,时间久了,粘在手上像是糍粑一样,黑乎乎的,要用洗衣粉用力才搓得掉。
烤烟是最关键的环节。煤炭从火孔里投进去,要掌握时间变化温度,若是操作不当,可能烘烤出来的烟叶就是一团黑乎乎的叶子,之前的所有劳动便全部白费了。月如斜钩,静静地挂在云端。烤烟房旁边的棚子里,睡着守夜人。我记忆中,父亲、家公等老一辈在烤烟的时候不能离开棚子的。他们每隔几小时就起来看看火势,有时候要钻进七八十度高温高湿的烤烟房里去查看温度表和湿度表,最多一分钟,人就在里面大汗淋漓,出来时像洗了个桑拿一样。
当然,烤烟房也会给我们带来副产品。比如哪家小孩下溪沟里捉到了木咶,就会剐了皮后,撒点毛毛盐,摘一张南瓜叶包好放进火边烘烤,不一阵,清香的野味就成了,令人垂涎。小孩饿了,从家里拿几个洋芋扔进火孔边,只要不挨近明火,过三四十分钟后,洋芋会被烤得非常脆,形成厚厚的一层硬壳,外焦里糯,蘸上手搓糊海椒,简直是绝配。倘若来两个火烧苞谷,只要水分足,那也是不逊于烧洋芋的。因为火孔是密闭型的,四周全部被烧烫,受热非常均匀,优质的煤炭在里面燃烧起来没有一点异味,这样烤出来的食物周身受热均匀。还有夏秋季节收获的红辣椒,只要倒进烤烟房的地上,一天就彻底把水分烘干。其它诸如核桃、洋芋片等农副产品,通通都可以倒进烤烟房烘焙,完全做到了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。不过,现在大规模的烤烟房已经普及了电能,不再用烧煤的方式提供热量,这些副产品就消失了。
在九十年代,背烤烟卖可以说是每个烟农最伤心的事情。没有公路,没有运输工具,全靠人的体力。烟站对烟农交上来的烟叶有定级的权力,有时候差一个等级就是几百元的悬殊。根据烟叶的采摘顺序,定为下、中、上三等。记得最上等的“中级一”是8.5元一斤,而最少的“末级”才一毛钱一斤,价格悬殊天壤之别!为了讨好定级的人,往往花高价送礼,请吃请喝。久而久之,这批人的胃口就开大了,普通的香烟根本不屑一顾,得要上百元的红塔山一类的才行。有些烟农的烟本来就只值三四百元,倘若再花一百多元买礼品酬谢,恐怕是提升两个级别定价都难以弥补回来,只能任由烟站工作人员来定了。
每年到了开仓收烟的日子,各地的大小烟仓可谓人山人海。大包小包的烤烟被烟农用塑料布包着,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,有的甚至把家里的毯子都拿来包上。烟站工作人员收购进度是不会因人多而加快的,也不会因收不完加班的,到了时间就下班。这时候,等候的烟农往往还有两三百户,总不能放着即将兑现成钱的成品回去睡觉吧。于是,他们只能席地而睡,在冰冷的地上睡一夜等着次日。然而当时的民风是非常彪悍的,绝不会是一群谦谦君子那样讲排队讲先后秩序。一些人就想尽办法加塞,甚至用小背篼装了烤烟,从别人的烟包上,甚至肩膀上一路踩过去。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因加塞而引起的斗殴,伤者往往是头破血流,结局都是“民不告,官不究”。
2000年8月的时候,我们一家也在水潦烟站等着卖烟,因为人实在太多,加上厚不来脸皮跟着他人加塞插队,结果足足等了三天,眼前是密密麻麻的烟包,每挪动十公分,心里都要开心一次。那天下了一场暴雨,烟仓下的山溪涨了大水,声如响雷。忽然听到有人惊叫道:“他把烟倒了,好可惜啊。”我循声望去,只见围拦上站着一个男子,将背篼里的成品烟叶一把一把地往下边溪水中扔去,很快就被冲得无影无踪。他一边扔,一边痛骂收烟的人,将他的一百多斤烟全部定为“末级”,虽然他的烟确实有些发黑,但矮子中挑高个——总还是能找得出一二十斤好的。人在愤怒和极端绝望之下,哪能吞得下这口气,还不如倒了解恨。
那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,至今都没忘记。
我们周边的烟农,不再局限于一个烟仓去卖。那时候没有通讯工具,全靠口耳相传。若是某家卖烟归来,总有一大批人聚集在他家,询问烟仓情况,当然最关心的问题是“压级凶不凶?”若是听说某个烟仓不怎么压级,对烟农友善点,必定半夜三更起来,一人背起一大背烟往那个烟仓赶去。水潦的烟农,跨省到云南的水田、贵州的林口都卖过烟,往返四五十公里路,为的就是多卖几十块钱,其坚韧意志难以令人想象。夏秋时节,雨水多,往往走到半路就是瓢泼大雨,烟农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云雾缭绕的山间,望着远方迷茫的山林,内心的苦楚无以言表。到了外省烟仓,人生地不熟,要等到烟换成钱了,才敢买几个干壳饼充饥。
深秋之后,烟叶采摘完毕,烟草会开出一片白话,有些品种开粉红色的花,不久后就结出一小袋一小袋的种子。每个村都有农技员告诫说,切不可自己将烟种子留作次年栽培,必须买烟站的种子,否则第二年的烟没人要。我的家公寻思着,每年地里的烟种子浪费了很可惜,不如留点试试看。第二年,他特地留一块地栽培自留种,大部分土地还是栽培烟站发的高价种子。结果自留种那块地的烟反而长得比烟站发的长得好,周围人第二年纷纷仿效。后来农技员知道后大为不悦,亲自守着烟农撒种才放心。
我们村的柴禾一直很紧缺,自从种了烤烟后,反而得到改善。烟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冬天就枯死了,来年初春把它挖出来晾晒在地边,背回家当柴烧,烟秆很耐烧,比谷草之类的熬灶得多。上面支起大铁锅,火苗一直“盯”着锅底,特别适合爆炒,这样翻炒出来的菜味道比煤火灶好得多。
我有一次跟着长辈背烟到双山烟仓去,一路从磨刀沟沿小道往上爬,整整一个多小时,没有半点平缓的路,差点累脱气。好不容易到下午将烤烟卖掉后,想到买点什么犒劳犒劳自己呢?看见小卖部有香烟卖,于是我“很聪明”地想到了,既然累死累活种烤烟卖,为何不享受一下烤烟终极产品的乐趣呢?于是便偷偷买了一包五元钱的烟,趁他们没看到,偷着抽了一支,感觉味道不咋地,还有点呛人。
回到家我还是不甘心,又在临睡前抽了几支,恰巧被在我家做木工活的徐卿方发现了。他惊奇地问我:“幺哥,你还在读书就开始学抽烟啦?”我结结巴巴地说:“累了那么久,抽几支……而已。”他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半天,大意是种烟的人抽烟,每根点燃的烟都烧到自己心头上,非常不值。
我心里早已愧疚起来,自己仅仅是背了一天的烟就开始超前享受起来,若是将来成家了,不知道会是什么结局,那晚几乎彻夜未眠。半夜等所有人都入睡后,我爬起来找出一张纸,画了一幅图,一个背着沉重烟包的小烟农,嘴里还叼着一支烟,脸上的汗水像花洒一样往外流。并加注一行小字:抽烟只图一时爽,谁人知道辛酸味?并将画贴在墙上,以警醒自己要珍惜劳动,不忘农家子弟的苦。第二天徐卿方起来看见,哈哈大笑,逢人便说我醒悟了。这件事一晃已经过去了十八九年,我早已记忆模糊。哪知有次在叙永住建局碰见他,他已经在里面谋了一份差事,在住建局做门卫。我们谈了不久,他就原原本本将这件事抖出来,其记忆之准确,令我不得不佩服。
如今,老家那边仍然还有少量烟农,另一些则是大面积承包雇人的大烟农,自己有个几十万的资金,一般都是好几百亩地承包。那些无法抽身外出打工的人,依然要种几亩烤烟维持经济收入,到了收烟季节,摩托车一运,当天就卖掉,与往昔相比,已经极大改观了。
乡村那些埋没在荒草丛中的烤烟房,已经多年没人修葺,任其自生自灭。烟站虽然还在,却只保留一个,其余的都因无人问津而撤销。可以说,这些老建筑、老物件是那段时期一个真实的缩影,见证了一代烟农为了生存而奋斗拼搏的历史。
- 会员:
- 咨询日期:2024-08-23 10:15
- 会员:TzwSVsOw
- 咨询日期:2022-04-26 23:58
- 会员:
- 评价日期:2024-08-23 10:16
comment_text